不求甚解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亿的问题

  不求甚解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1.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哪两层含义?简要回答

  2.作者认为只有喜欢读书,才能用心了解书中的道理,《论语》中与其见解相近的语句是什么?

1回答
2020-04-03 20:3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廖永康

  1.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哪两层含义?简要回答

  答: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作者认为只有喜欢读书,才能用心了解书中的道理,《论语》中与其见解相近的语句是什么?

  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0-04-03 20:33:1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