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里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是不是与-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蔡国林的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里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咏怀古迹其三里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回答
2020-04-04 07:1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曹大庆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2020-04-04 07:19:3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