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发现》一课中,关于“我”童年发现的疑问.我认为小-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苏广文的问题

  【在《童年的发现》一课中,关于“我”童年发现的疑问.我认为小作者是通过丰富想象力和幻想,把九月怀胎和人的进化论混在一起,误认为在母体中,人是由细胞、小鱼、青蛙……这样发展长成】

  在《童年的发现》一课中,关于“我”童年发现的疑问.

  我认为小作者是通过丰富想象力和幻想,把九月怀胎和人的进化论混在一起,误认为在母体中,人是由细胞、小鱼、青蛙……这样发展长成婴儿的.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赞美自己是多麽天才,而是为了写童年那些天真烂漫以及幼稚,甚至看起来有点“傻”的想法.但我的指导老师却认为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因为自己的发现和生物进化论一致.疑惑,

4回答
2020-04-05 23:3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邓志东

  首先,你认为的作者小时候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幻想,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你认为作者“把九月怀胎和人的进化论混在一起,误认为在母体中,人是由细胞、小鱼、青蛙……这样发展长成婴儿的”,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到位.可能你说的误认为,是指九月怀胎不是这样的过程.然而,恰恰是这样,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正是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注意作者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并为他神奇的想象力和大胆的想象而喝彩.

  其次,你所说的,你的指导指导老师认为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因为自己的发现和生物进化论一致.仅仅是这样的理解也不够妥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从而使我们受到震撼,并学习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这么说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若是还有疑问,我们可以讨论.

2020-04-05 23:32:57
苏广文

  非常感谢你,解释的很到位。但我的指导老师在讲到“我”发现了什么也就是文中的第13自然段时播放了一串胎儿发育过程的图片,有个孩子就问道“怎么没有鱼儿、青蛙呢?”,这时该如何处理呢?

2020-04-05 23:35:29
邓志东

  哈哈,好可爱的孩子。这是一种对比说明的方法,可以跟孩子们解释一下,这么说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胎儿发育过程和进化论之间的相似点。

2020-04-05 23:37:12
苏广文

  啊,本来还想说没怎么明白的。但我读到文中一句话“这就和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终于知道,他这样说“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胎儿发育过程和进化论之间的相似点。”太谢谢你啦,初出茅庐,很多地方还品不出来,呵呵,你肯定是“老手”咯。再次感谢哇。

2020-04-05 23:41: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