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结构图-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龚晓霞的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1回答
2020-04-05 19:1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卢宏涛

  湘教版必修三(不知道你要哪个版本)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主要特征

  ①区域的概念(a)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②区域的基本特征(b)

  基本特征: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⑵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⑶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的空间结构

  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a)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

  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3、区域产业结构

  ①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a)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②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a)

  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①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不高,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区域空间结构简单,区内经济差异小,中心城市缺乏,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5、工业化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6、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7、东、中、西差异

  ①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及图示(a)

  范围:东部12个(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9个(内蒙古黑吉晋豫皖鄂湘赣)、西部10个(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图见课本P13页.

  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c)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自然因素

  位置

  沿海,便于对外开放

  内陆

  地形

  平原、丘陵为主

  多高原、山地、盆地

  气候

  季风气候

  非季风气候区广

  自然资源

  能源、资源缺乏

  能源、资源多

  社会因素

  工业化

  与城市化

  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工业化进程慢;城市化水平较低

  科技教

  育水平

  较高

  较低

  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开放时间较晚,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

  经济因素

  经济发

  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产业结构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以重型产业为主,其中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交通运输

  便利

  不便利

  ③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b)

  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南部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海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8、南方和北方

  ①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a)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②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b)

  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

  然

  条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社

  会

2020-04-05 19:15:3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