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末读书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①不远险阻。每言:“人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星汛的问题

  【任末读书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①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②,削荆③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

  任末读书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①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②,削荆③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⑤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

  【注】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小屋。③荆:灌木名,指荆棘。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悦:敬佩、喜欢。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___

  A. 负笈不远险阻 / 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

  B. 每言:人若不学……/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C. 或依林木之下 / 或王命急宣(《三峡》)

  D. 题其衣裳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以记其事。

  A.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不以千里称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译文:___

  ②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___

  (4)联系《送东阳马生序》思考,宋濂和任末的读书经历有哪些相同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

1回答
2020-04-05 17:3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文镲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背着书箱,拖着鞋子.都是背着.

  B句意: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每:常常;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每:每当

  C句意:有时靠在林木下.或:有时;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或:有时

  D句意:写在他的衣服上.这只船的底部稍微平坦,就题名其上.两个“题”都是“写”

  故选:B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例句:来记住这件事.之:来

  A句意: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以:因为

  B句意: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以:因为

  C句意: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以:来

  D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以:按照

  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悦:敬佩

  句意:弟子(或:门生)敬佩他的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

  ②重点词有:虽:即使

  句意: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使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心的把握,理解内容和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答案:(1)B

  (2)C

  (3)①弟子(或:门生)敬佩他的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

  ②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使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4)相同:两人都自幼热爱读书;都曾不远万里求学;读书都非常刻苦;最终都有所成就;

     启发:示例:不畏条件的艰苦,刻苦勤奋才是读书之道.条件再艰苦也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勤奋的态度.

2020-04-05 17:40:2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