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夏梁衡①夏天到了。②好像炉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贾培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夏梁衡①夏天到了。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2)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3)作者说,夏季是“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季节,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领会。

  (4)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

  (5)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夏夜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1回答
2020-04-05 21:3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虎

  (1)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能力及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即可.

  本文展现了作者眼里的夏天,表达了对夏天的赞美之情.“夏”的特点在文中以“夏天是…的”句式出现在段首,总领一段.通读全文,可以得到“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两句话,即作者对于“夏”的特点的简要概括.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关键词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先写词语本身的含义,再联系所在句子,写出其含义和作用.

  定位到文中句子:“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扑打”的主语是麦浪,“扑打”的意思是“拍打,接连地打”,准确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形态和气势;“涌”的意思是“水从地下冒出”,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形象生动,富有动态美.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对句子进行鉴赏,并结合生活经历阐述自己的理解.

  句子里提到“苦涩的汗水”,就需要在文中找到比较贴切的内容.通篇来看,定位到第④段“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从这句话可以得出,农民们在夏季十分忙碌,需把握时间不顾炎热进行收割,完成夏季的收割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秋季的劳作,所以这是忙碌的一个季节,总是浸润在辛劳的汗水里.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说明表达效果即可.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第③段画线句中,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与情感,形象地写出了夏天里植物们的活力与生机.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

  《夏》一文的思想感情可在文末找出,“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由此可知,作者写夏天的炎热、紧张,更写了在这种环境中辛勤劳作的农民们,表达出作者对这些农民的崇敬和同情.钱钟书的《夏夜》则充满了景物描写,描写了繁星、月亮、小虫、萤火虫等,描绘出一幅静谧安详的夏夜景象,作者也是在借景抒情,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喜爱和赞美.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2)“扑打”写出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准确生动.

  (3)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他们既要忙于收割,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

  (5)《夏》文作者借“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意在赞美在夏天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

  《夏夜》则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对宁静且充满活力的夏夜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020-04-05 21:36:0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