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冷明伟的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1回答
2020-04-05 22:4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卞保民

  (一)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句,这段文字是按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 (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四)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7.本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

  8.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①各种花次第开放()学生不要乱花钱()

  花言巧语迷惑人()爷爷的眼早花了()

  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这条路,小王最熟了()

  俗话说:熟能生巧()他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③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是毒草就必须进行批判()

  要学会明辨是非()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

  9.本段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10.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例说明.

  11.文中“年年如是”的“是”为指示代词,请说明它指代的内容.

  (五)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2.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

  13.“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

  14.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画出关键的词语.

  15.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

  (六)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1)差别(2)差异A()B()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A.虽然但是B.由于因此C.可是因而D.但是所以

  参考答案

  (一)

  (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2)①; 概括到具体(逻辑)(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2)荣枯去来(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4)①

2020-04-05 22:45:5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