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隔年花(12分)仲达明(1)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宁小红的问题

  父亲的隔年花(12分)仲达明(1)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2)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

  父亲的隔年花(12分)

  仲达明

  (1)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2)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3)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4)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5)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6)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7)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8)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9)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10)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11)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12)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13)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14)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15)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文章第(1)段说的“沉默寡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归纳概述。(3分)

  2.第(4)段中说“眼泪一直窝在心里”,这是怎样的“眼泪”?这句话突出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

  3.从父亲的变化过程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2分)

  4.文章结尾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分)

1回答
2020-04-08 00:4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丈福

  1.在教室喜欢睡觉打盹,不允许别人吵闹;回答问题时不说话;班主任谈话时什么话也不说;在家里不和父亲多说话等。2.母亲的离世、父亲的抽烟喝酒,让“他”伤感和气愤的眼泪。表现了“他”沉默寡言、倔强内向的性格。3.不善言辞、充满亲情(爱心)、善于听取孩子的意见(建议)等4.这一句话用“隔年花”经历严寒的冬天隔年发芽盛开,隐喻了父子俩经历人生的严冬重新振作的经历,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分析:

  1.“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可以从这些话中总结答案。2.母亲的离世,父亲的抽烟喝酒,让他伤心和气愤的眼泪,表现了他倔强内向的性格特点。3.“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可以看出父亲不善言辞,但充满了亲情,善于听取孩子的意见。4.隔年花经历一个严冬,发芽盛开,父子两人经历了人生的丧失亲人的严冬重新振作。这句话解释了文章文章的主题,同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考点:

  现代文阅读文意的把握赏析句子

2020-04-08 00:48:5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