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图一)后,某学校兴趣小-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何壮的问题

  学习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图一)后,某学校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注:通电后装置内的红磷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装置】:装置中的

  学习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图一)后,某学校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注:通电后装置内的红磷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装置中的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___.

  (2)【图二装置】:同学们认为该设计避免了在瓶外燃点红磷的不便,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其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

  (3)【图三装置】(A装置为密闭、透明容器,B容器中水足够多):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装水使A、B装置中液面相平,然后调整B装置的高度,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则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

  ②当通电开始反应到冷却到室温,A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为了减少误差,读数前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最终水面会到达___刻度.

  (4)【图四装置】:同学们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探究木炭能否在该实验中代替红磷,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实验失败,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

1回答
2020-04-11 21:0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马吉胜

  (1)【图一装置】:装置中的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大量白烟.

  故填: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大量白烟.

  (2)【图二装置】:其中小气球的作用是缓冲瓶内压力突然升高,从而防止瓶塞飞出.

  故填:缓冲瓶内压力突然升高,从而防止瓶塞飞出.

  (3)【图三装置】: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装水使A、B装置中液面相平,然后调整B装置的高度,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则出现的实验现象为出现液面差.

  故填:出现液面差.

  ②当通电开始反应到冷却到室温,A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压强增大,导致液面下降,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液面上升;

  为了减少误差,读数前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调整B装置的高度使AB液面相平,最终水面会到达1刻度.

  故填: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调整B装置的高度使AB液面相平;1.

  (4)【图四装置】: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B中都有水进入,这是因为AB是连通的,当红磷消耗了氧气后,导致AB增大气体压强都减小,因此AB中都有水进入.

  故填:AB中都有水进入.

  答案:

  (1)耗尽氧气; 大量白烟;

  (2)缓冲瓶内压力突然升高;

  (3)①有液面差;

  ②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调整B装置的高度使AB液面相平;  1;

  (4)AB中都有水进入.

2020-04-11 21:06: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