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如何欣赏-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倪友聪的问题

  古诗词是如何欣赏

  古诗词是如何欣赏

1回答
2020-04-16 15:0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汪枫

  古诗词一般由三个内容组成:(一)、意境(二)、语言(三)、形式欣赏古诗词就把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探究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与形式美.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入手,寻找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一、意境美古诗词的意境大约可分为八个方面:1、雄奇阔大写景: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奔腾震荡,磅礴酣畅语言:渲染夸张,惊心动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旷放开朗写景:脱尘拔俗,虚实相生.抒情:旷达开朗,舒缓绵长.语言:健朗明快,奇谲俊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3、苍凉悲壮写景:苍茫阔远,峭拔萧疏.抒情:毫纵雄健,慷慨苍凉.语言:古朴遒劲,刚正惨烈.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深邃沉郁内容:深蓄积厚,感情深沉,曲回郁结语言:不事雕琢,绝少夸张,长于以情动人.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以上四点表现出的形象是:崇山峻崖,横绝太空;大河横前,波涛汹涌.这四种给我们的美感是:激扬振奋,奔放热情,深沉坚实,劲健悲慨.体现一种阳刚美.5、浓艳瑰丽大多是题材为酒边花开,盛装美人之类.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如: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6、淡泊静谧题材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飘逸情趣.如: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7、清新素雅题材:大自然的景物,纯洁的人物.表现手法:细致纤丽,清奇婉转,像是“流泉鸣琴”.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8、凄冷寒凉情事环境大多是哀伤凄冷,如愀如悲,如泣如诉.以凄婉楚恻打动人心,以悲剧的形式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产生审美的愉悦.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以上四种比较杂,有浓妆艳抹的,有清静淡雅的,有凄婉忧伤的,以此来表达诗人的际遇情怀.二、语言美诗词的语言最精粹,最精炼,它概括力强,体制小,要求语言必须准确、生动、形象.如同绘画的颜料.如《红楼梦》香菱学诗,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直”说明这里荒旱无风,将士的刚强和坚强就表现出来了.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字六种景物,野店晨霜,旅客道路的辛苦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三、形式美在诗歌的发展中形成的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其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独具一格.早期是“四言”,到了汉魏六朝,“五言”“七言”兴起,到了南朝,齐代永明年间,有人发明了汉字声调,根据这种声调,以及双生叠韵这些规律来研究诗句中的声、韵、调的配合,要求写诗“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间轻重悉异”.讲究对偶,就出现了注重音韵的新体“永明体”,到后来,格律诗的形成,及后来的骈文和词、曲等文学样式.到了唐代初年,在此基础上产生律诗和绝句(格律诗是从唐代开始的),包括后来的词曲,在句速、每一句的声调,字的声调,以及句末的押韵,句与句之间的对仗,全诗的这种结构的规律,都有一定的格式.所以,格律诗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诗词曲都是如此.有了一定的格律要求,读起来轻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抑扬顿挫,韵调和谐,这就更加丰富了十个的表现力和艺术美.古典诗词格律要求很严格,比较复杂,但基本要求主要是三个方面:1、平仄;2押韵;3、对仗.概而言之,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曲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

2020-04-16 15:11:4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