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贾殿涛的问题
猜诗中涉及的人物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是犹寒.2.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施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猜诗中涉及的人物
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是犹寒.2.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施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1回答
2020-04-22 06:36
猜诗中涉及的人物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是犹寒.2.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施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猜诗中涉及的人物
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是犹寒.2.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施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1荆轲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2写的是苏武.
元: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