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衬托修辞手法的句子给我几个含有衬托修辞手法的句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史文华的问题

  有衬托修辞手法的句子给我几个含有衬托修辞手法的句子

  有衬托修辞手法的句子给我几个含有衬托修辞手法的句子

1回答
2020-04-23 00:3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擎宇

  夏日午后,郁热难当,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

  2、

  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一个句子用的修辞手法,大家都认为是夸张.我认为不是夸张,而是人在夏日午后,走在郁热难当,人潮滚滚的大街上的一种感觉.

  我们都知道,夸张,是特意对某些事物的形象、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即“言过其实”例如:

  a:人不走运,喝口凉水都塞牙缝.

  b:巴掌大的山坡地,能种多少粮食.

  C:方墩太太,带着一太平水桶的泪来给李家洒地.

  这些夸张句妙在“不是真实,却胜似真实”.它把所描述的事物直接夸大或缩小,不在句中加如:“仿佛”“好象”“似乎”一类的引导词.再如夸张的成语:震耳欲聋,天翻地覆,摩肩接踵,大海捞针、气吞山河,壮志凌云,怒发冲冠,寸步难行一步登天……这些采用夸张手法的成语也是直接对所描述的事物作“言过其实”地夸大或缩小.也不加“似”“如”之类的引导字.这样就是让夸张句给读者以“不是真实,却胜似真实”的感觉.因此,第一句应是人身处其中的一种热,嘈杂的感觉,而不是夸张.就像第二句,看到桂林山险,感觉好像桂林山要在倒下来一样.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参上说这个句子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认为不妥.理由是这个句子它不符合比喻句的句式.比喻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或情景来矿比另一种事物或清静的修辞方法,它的句式如:

  A像B,危崖像一个怪兽的头颅;

  A是B,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张开着要把我捕捉;

  A的B,荒芜的心田里只是误会的蔓草;

  A—B,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

  AB,山顶摘星当花瓣,云雾纱巾缠满身.

  我认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应该是映衬里的衬托.理由是,映衬是把两个相关的事物(或意思)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说,让它们衬托、对比而相得益彰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分衬托和对衬.衬托是把相关或相对的两个事物(或意思)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以次要的烘托主要的,让主要的更鲜明突出.

  例如:鲁迅的《故乡》中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

  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一段是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

  又如杨朔的茶花赋:

  花事最盛的去出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轻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首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的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的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这两段是用梅花、白玉兰花,迎春花形成的一片春色,映衬茶花的“春深似海”

  第3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句,就是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来映衬“我”和汪伦的情谊深厚.

  第4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就是用上青天的难,来映衬蜀道之难.

2020-04-23 00:40:0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