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目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高宇的问题

  【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目的】

  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目的

1回答
2020-04-24 08: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文翔

  中国近代化历程(一)(1)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点分别是什么?(3)主观上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客观上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4)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是什么?有什么特点?(5)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是什么?(6)洋务派军事工业的性质和局限性是什么?(7)洋务运动在哪些方面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8)洋务运动有哪些局限性?(9)维新派有哪些主张?(10)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1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扬孔子是当时变革的先师,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1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论战,顽固势力除了顽固派之外还有什么派别?这场论战的本质是什么?(13)维新派反帝吗?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吗?爱国吗?怎样挽救民族危亡?(14)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什么?新政内容有什么局限性?(15)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仍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写下重要一笔,它的功绩是什么?中国近代化历程(二)(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2)概括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哪些贡献?(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同盟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同盟会影响下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4)辛亥革命失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5)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客观原因有哪些?(6)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实际完成情况是怎样的?(7)武汉成为革命摇篮与哪些革命团体的工作有关?(8)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自持有哪些不同的主张?(9)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分析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13)护国运动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国”指什么?“贼”指谁?(14)评述梁启超的主要政治行为?(15)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共诞生的影响?中国近代化历程(三)(1)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在性质上有何相似之处?其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2)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最大的进步是什么?(3)前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从新文化运动的全程来看,最大的功绩是什么?(4)最能体现新文化运动本质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5)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些指导思想是受什么影响?(6)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那些?(7)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什么作用?(8)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9)被青年人称为“良师益友”和“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的是什么?(10)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黑暗”.如何认识陈独秀的这个观点?(11)哪些作品主张文学革命或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精神?(12)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在反封建问题上方式有何不同?各有何侧重点?(13)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有何不同?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本原因?(14)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15)20世纪20年代前期,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克服了以往斗争的哪些缺陷?并分析上述缺陷得以克服的原因.中国近代化历程(一)(1)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2)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主观上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客观上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4)《资政新篇》;进步性、空想性、局限性.(5)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洋务派认识到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必要性.(6)封建性近代工业官办;生产不计成本,缺乏动力;军队式管理;不重视工艺改进等.(7)引进机器生产;培养了技术工人;国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等.(8)整个洋务运动,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未能真正引进西方一流技术;目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经营管理腐败;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只学习技术,不彻底变革制度.(9)改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挽救民族危亡.(10)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11)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说明资产阶级力量的薄弱和封建势力的顽固以及资产阶级的不彻底性.(12)洋务派;本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13)不反帝要求爱国改革(14)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阶级;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15)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近代化历程(二)(1)三民主义;它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它反帝要求不明确,土地纲领不彻底,这就决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政治上的近代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经济上的近代化: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的近代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思潮.(3)民权主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萍浏醴起义.(4)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建不彻底,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政党松散无力.(5)帝国主义的支持,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袁世凯的反革命手段.(6)民族主义:推翻清王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民权主义: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生主义:没有实行.(7)文学社、共进会(8)地主阶级: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自强”和“求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仿效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9)新发展: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的民族资产阶级.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成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运动性质从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发展到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下层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泛传播.(10)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2020-04-24 08:59:2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