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士当今”的意思
“取士当今”的意思
“取士当今”的意思
“取士当今”的意思
从“八股取士”看当今应试教育
明太祖朱元璋同一天下后,为了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推行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可是危害不小,如果拿它和“焚书坑儒”比的话,后者可是望尘莫及.
所谓八股取士,就是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方式使许多人为了获取功名,只背四书五经,限制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使中国一直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和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反观当今应试教育,其实与“八股取士”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首先,考生学习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考试,只是前者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后者是为了考功名,做大官.其次,八股取士和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只会去学习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前者学四书五经,后者学课标内容,只要是课标没规定或是选学的(其实就是不考的),即使教科书上有也一律不学,何况是一些课外延伸呢.记得上初中时的一节生物课,教科书上有一节讲的就是“低碳”,只是那一节是选修科目,老师就略过去不讲了,有人问为什么不讲,生物老师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这一节是选修的,考试不考,不用学习,况且我看低碳肯定搞不好,人类还是早晚还得用煤和石油.再说你们是学生,好好学习就够了,整天管这管那干什么”.“低碳”当然搞不好,这是因为连祖国的未来——青少年,都不让他们去关注,去学习,还有什么能搞好的.回归主题,八股取士和素质教育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做什么实验探究什么知识,都被课本上的知识套住了,有时实验现象明明是产生气体却不找原因而直接在实验报告填上课本上写的实验现象“产生沉淀”,他们认为课本上的一定是对的,老师说的一定是真理,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了它们没有任何怀疑态度.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的亚里士多德说的定论也有错误的,何况是老师呢.
回顾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科学巨匠大多是民间人士,他们之所以可以创造出领先世界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正式教育,所以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并没有被剥夺掉.反观开国六十余载,中国大力发展应试教育,但仅仅获得了十次诺贝尔奖(截止到2010年)而美国得了诺贝尔奖来连新闻都不会去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问题是处在中国教育上.
前一段时间美国智库尖锐指出“中国永远不可能超越美国”,我不希望这是真的但如果中国还是不觉醒,不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话,美国佬这次有可能真说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