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第8课十三岁的际遇答案(江苏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潘庆谊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第8课十三岁的际遇答案(江苏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第8课十三岁的际遇答案(江苏版)

1回答
2020-04-24 05:1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董长安

  解读教材: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预习

  穹窿(qi6ngl6ng)涉足(She)徜徉(changyang)絮语(xu)犀利(xi)

  安恬(tian)撷取(xie)惆怅(ChouChang)沉淀(dian)呜咽(ye)

  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白驹过隙(Xi):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

  整体感知课文

  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

  五、概括文章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一)思考:课文哪部分内容集中叙写了“十三岁的际遇”?

  1、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用两个最能体现作者心路里程的字,概括作者7岁到16岁的四个生活剪影:

  7岁的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10岁的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

  13岁的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

  16岁的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

  明确:七至十六岁的生活:

  7岁初知北大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向往

  10岁初见北大固执地扭过头自信

  13岁进入北大没想到这么快自信

  16岁感悟北大不胜凉意茫然若失

2020-04-24 05:16:2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