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罗大文的问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马兰】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

1回答
2020-04-26 07:1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轩黄

  (1)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A.“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错,从下文情节来看,三孬所说是真实的,也是出于对马兰花的关心.

  B.“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错,只能说马兰花的丈夫不明人情事理,看重金钱而斤斤计较.

  D.“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欠别人的情”的说法有些欠妥,麻婶的女儿确实是个通情达理、精明的人,但说她“内心处很怕欠别人的情”就不恰当,从来信中根本看不出这一点,倒是能看出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这篇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分别关联两家.一明一暗,更能突出人物形象,丰富小说内涵,深化小说主旨.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与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语言、行为描写刻画马兰花这一形象.

  如:“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表明她的“朴实善良”;“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表现她的“忍让”;“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表明她“有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表现“讲原则”.

  (4)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答时要借助于题干的提示.效果的分析可从人物形象与小说主题方面考虑.

  解答时根据情态描写和具体情境分析:第一次流泪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是因为麻婶去世,男人发怒;第二次“眼里含着泪”,是因为丈夫“耿耿于怀”;第三次是“满眼的泪水”,是因为“信”.三次流泪的描写其实是人物的形象的显现,是主旨的凸显.

  参考答案:

  (1)EC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第一问(2分)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第二问(4分)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每答出一点给2分.)

  (3)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近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每答出一点给2分.)

  (4)具体分析(6分):

  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

  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每答一点给2分)

  说明效果(2分):

  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2020-04-26 07:22:4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