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指哪里的名胜古迹?】-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强胜的问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指哪里的名胜古迹?】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指哪里的名胜古迹?

1回答
2020-04-26 11: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姜齐荣

  登飞来峰[1]

  王安石[2]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自《王荆公集诗笺注》

  【注释】

  [1]飞来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寺前.相传东晋咸和年间,天竺僧人慧理登此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号其峰曰"飞来",亦名"灵鹫峰".[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官至宰相,封荆国公.熙宁二年始,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新法,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曾两度被迫离职.王安石在唐宋诗风嬗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早期诗风政治色彩较浓,晚年退居江宁期间刻意锤炼而妙造自然,"雅丽精绝",影响很大.

  【提示】

  宋人的豪迈之情里总是贯注着清晰可见的理性思索,由王安石的这首绝句可见一斑.诗的前两句已把山登绝顶、日出东方的形象勾画出来,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当前境况的理性反思."只缘"这个虚词表明,在诗歌的后两句之间有一种逻辑的因果关系,留下了诗人理性思索的痕迹.浮云,当然可以理解为脚下飘动的云气,同时也是诗人在政治生活中种种困惑的象征.此诗的形象和结构都与盛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相似,但所写意象的象征意义更为清晰.象征性意象的运用,是豪迈***蜕变为人格修养的结果,也是这一蜕变的标志.经由这一变化,豪迈之情变得更为稳健、更为从容.

2020-04-26 11:30:5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