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在古文中的翻译-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和德安的问题

  耳在古文中的翻译

  耳在古文中的翻译

1回答
2020-04-28 20:5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林宗利

  1.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与“而已”、“罢了”同义.

  《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

  2.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

  《荀子·天论》:“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就此句中而言,应为第二种用法,表示肯定语气.“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应译为:“当初之所以迟疑,就是因为怕遇上这事啊!”

2020-04-28 20:55:2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