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崔少辉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彟(yuē).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彟(yuē).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曰:“见天子焉知非福,何为儿女悲乎?”母韪①其意,止泣。既见帝,赐号武媚。及帝崩,与嫔御皆为比丘尼。高宗为太子时,入侍,说之。王皇后久无子,萧淑妃方幸②,后阴③不说。它日,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后廉知状,引内后宫,以挠妃宠。才人有权数,诡变不穷。始,下辞降体④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佯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⑤,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⑥,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帝下诏废后。诏李勋、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为皇后。上元元年,进号天后。

  (《新唐书•卷七八•列传第一》有改动)

  【注释】①韪:是,对。②幸:宠幸。③阴:暗中。④下辞降体:降低身份,屈尊卑微。⑤谗媢:嫉妒诋毁。⑥訾(zī):说人坏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太宗闻士彟女美___②及帝崩___③后就顾弄___④后阴不说___(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肉食者谋之(《陈涉世家》)

  D.寡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翻译下列句子。

  见天子焉知非福,何为儿女悲乎?

  译文: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了解武则天的生平,将下列空格补充完整。

  太宗召入-___-帝崩出家-高宗复召-进为昭仪-___-晋升皇后。

1回答
2020-04-28 21: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顾家柳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唐太宗听说武士彟的女儿长得很漂亮.闻:听说;

  ②皇上驾崩.及:等到;

  ③王皇后近前看望逗弄.就:靠近;

  ④王皇后暗中不高兴.说:同“悦”开心.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过了很久,唐太宗听说武士彟的女儿长得很漂亮.之:音节助词,无实意.

  A: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音节助词,不译.与例句相同;

  B::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之:助词,的;

  C:当权的人来策划这件事.之:代词,这件事;

  D: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之: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故选:A.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见:遇见;焉:怎么.句意为:我能够遇见皇帝怎能知道不是我的福气呢?你何必要为儿女哭泣呢?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赐名媚娘、诬陷皇后(杀子诬陷、设计谋害).

  答案:

  (1)听说;等到;靠近;同“悦”开心.

  (2)A.

  (3)我能够遇见皇帝怎能知道不是我的福气呢?你何必要为儿女哭泣呢?

  (4)赐名媚娘、诬陷皇后(杀子诬陷、设计谋害).

2020-04-28 22:00: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