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以及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问题原子什么时候稳定?还有就-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崔卫卫的问题

  原子的结构以及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问题原子什么时候稳定?还有就是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反正就是这些问题了我其他都会就是这些不是太懂

  原子的结构以及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问题原子什么时候稳定?

  还有就是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反正就是这些问题了我其他都会就是这些不是太懂

1回答
2020-04-30 23:1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迎曦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既然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当有若干个电子时,它们是怎样分布在不同电子层上的?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把电子层分为第1层、第2层……第7层(或者以K、L、M、N、O、P、Q)表示.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第n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例如第1层最多容纳2*1^2=2个,第2层最多容纳2*2^2=8个).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低的电子层(例如C,6个电子其中2个先占据K层,然后4个占据L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

  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层处于全满、全空状态比较稳定(暂时不讨论半满,因为我这里讲的是电子层,而不是spd等轨道).

  以钠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L8M1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1个电子成为K2M8,要么得到7个电子成为K2M8L8,失去1个电子比得到7个电子容易得多,所以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少1,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

  以氯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L8M7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7个电子成为K2M8,要么得到1个电子成为K2M8L8,失去7个电子比得到1个电子困难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多1,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

  以碳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L4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4个电子成为K2,要么得到4个电子成为K2M8,失去4个电子比较困难,得到4个电子也比较困难,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离子,而易与其它原子共用电子来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在原子中,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原子得失电子后会转变成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称为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称为阳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2020-04-30 23:21:1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