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这个时期内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这个时期内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材料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
指标
1989年
2001年
增长情况
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375.7
6860
增加5484.3元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
601.5
2366
增加1764.5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
5196.4
73762
增加68565.6亿元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6.6
10.3
增加3.7平方米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17.2
24.8
增加7.6平方米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54.8
47.8
下降7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54.4
37.9
下降16.5个百分点
职工平均工资(元)
1935
10870
增加8935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华西村人多地少,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路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其中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______;在转化劳动力资源方面______;在乡村城镇化建设方面______。
②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进行资源、资金互动,其中西部能源东输的有______,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国近代史上,为求得“人民的共同富裕”,洪秀全、孙中山分别提出了什么方案?试作简要评述。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案?
③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设计的富民之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