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
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品种、款式、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寻求改进。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随着产品制造系统、产业体系、社会治理结构日趋复杂,人类社会正步入“误差零容忍”时代,即使局部、微小的误差和疏忽,也可能铸成大错,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培养工匠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点分析推动企业实现“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融合的哲学依据。
(3)为让人们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在个人或者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请你拟定两条宣传用语,每条不超过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