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其”字的词性,释义,并各举一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任慧娟的问题

  古文中“其”字的词性,释义,并各举一例

  古文中“其”字的词性,释义,并各举一例

1回答
2020-05-02 07: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侯锡九

  一、代词:表示第三人领属关系,相当於“他的”、“它的”等.

  《墨子·经说上》: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知1己.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二、副词:

  1、表示推测、估计,相当於“大概”、“或许”.

  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2、表示祈使,相当於“可要”、“当”.

  《春秋左传·闵公二年》: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

  3、表示反诘,相当於“岂”、“难道”.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若是其甚与?”

  《史记·吴太伯世家》: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三、连词:

  1、表示假设,相当於“如果”.

  《吕氏春秋·慎势》:汤其无郼,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2、表示选择,相当於“或者”、“还是”.

  《孟子·万章下》: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3、表示让步,相当於“尚且”.

  《列子·力命》: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帮能觉?匪孽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

  四、助词:

  1、在形容词之后,相当於“然”.

  《诗经·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

  2、在偏正短语之间,相当於“之”.

  《春秋左传·昭公四年》: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

  3、在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之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

  《诗经·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4、在句中,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诗经·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5、常附在“彼”、“何”之后.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方负杖逍遥於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

  《诗经·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五、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

  《诗经·园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2020-05-02 07:58:1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