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洪志杰的问题

  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

  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医扁鹊见秦武王医:医治B.武王示之病病:疾病C.君与知之者谋之谋:商量D.使此知秦国之政也使:假使(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

  A.君之病在耳之前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君以告扁鹊以刀劈狼首C.扁鹊怒而投其石弃其杖,化为邓林D.而与不知者败之未至,道渴而死(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

  A.秦武王把自己的病告诉扁鹊。

  B.“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力和听力。

  C.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D.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足可以使秦国灭亡的!

  (4)文言翻译

  ①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译文:___

  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译文:___。

1回答
2020-05-02 10: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曹迪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医:医生.解释错误;

  B: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

  C: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

  D: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A:您的病症所在是在耳朵的前面/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之:助词,的/代词,他;

  B: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用刀砍狼的头.以:把/用;

  C:扁鹊愤怒地把手里的石针往地上一摔/(夸父)丢下了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变化成为了邓林桃林.其:代词他的.用法与意思相同.

  D: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没有到达,在路上渴死了.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根据上文的内容,“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秦武王左右亲信说的话::“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故选:B.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除:去除;已:成功;聪:灵敏;明:明亮.句意为: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受之天:上天赋予;贤:胜过.句意为: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答案:

  (1)A

  (2)C

  (3)B

  (4)①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②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2020-05-02 11:02:4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