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一章所有知识点,像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还有怎么判断晶体-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传勇的问题

  物态变化一章所有知识点,像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还有怎么判断晶体和非晶体图像判断.晶体熔化的特点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物态变化一章所有知识点,像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还有怎么判断晶体和非晶体图像判断.

  晶体熔化的特点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1回答
2020-05-02 10:2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吕巍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重点

  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现象.?

  学习难点

  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

  利用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

  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

  要点诠释: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蒸发:

  (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腾: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水沸腾时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液化:

  要点诠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2、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注意: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二、升华和凝华

  要点诠释: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互为逆过程.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子: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子:霜,树挂、窗花的形成过程.

  规律方法指导:

  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不同点

  部位温度的要求程度影响条件

  蒸发①、都是汽化

  ②、都要吸热表面无特殊要求缓慢表面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表面积大小

  沸腾内部与表面必须达到沸点剧烈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

  2、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经典例题透析:

  汽化和液化知识的考查

  1、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蒸发要吸热,造成右面的温度计示数下降,而干泡的温度计因为没有蒸发吸热的现象,造成两只温度计出现示数的差异.

  答案:吸热;低;少;

  总结与升华:理解蒸发吸热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小明从讲台上取下一只温度计并把它的玻璃泡用纱布包好,沾上酒精后取出,放在教室里,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解析:由于酒精的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示数会下降,但酒精蒸发较快,待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室温相等,因此,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不变.

  2、1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小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B、到100℃不能沸腾;

  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当烧杯内的水温度达到100℃时,若继续加热,水开始沸腾温度不会上升,同时热量会传给小试管,小试管温度上升达到100℃,此时小试管和大烧杯的温度相同均为100℃时,二者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了,即小试管没有能继续吸收到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答案:B.

  总结与升华:液体沸腾应达到两个条件即: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二者缺一不可.

  举一反三:

  如图,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解析:若试管中的液体沸腾,那么试管中的液体沸点就应小于水的沸点,才能从水中吸热而沸腾.

  答案:B.

  3、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解析: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小镜的温度低于口腔的温度,如果不用火烤一下,会造成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看不清牙齿的情况.

  答案:D

  总结与升华: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所见到的“白汽”“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的饮器中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通过液化方式获得水

  解析: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因此,通常温度较低,水蒸气易在其表面液化,因此选B,是因为空气是不易液化的.

2020-05-02 10:23: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