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舜的问题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

  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

     材料二:扬州--市井风貌

  “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回答
2020-05-03 01: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欧阳敏

  (1)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历史传统的角度回答.

  (2)“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指的是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指的是扬州服务业和社会娱乐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扬州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故答案为:

  (1)有山河关隘之险,便于军事防御;有渭水、洛水等河流,交通便利;水利灌溉发达,位于当时的经济重心地区;处于中原的核心区域,也是传统的都城.

  (2),示例: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国家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

  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习俗.

2020-05-03 01:58:5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