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①,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
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赞曰: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②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至向子歆以为:“伊、吕乃圣人之耦③,王者不得则不兴。故颜渊死,孔子曰‘噫!天丧余。’唯此一人为能当之,自宰我、子赣、子游、子夏不与焉。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向曾孙龚,笃论君子也,以歆之言为然。
(取材于《汉书•董仲舒传》)【注】①五伯:春秋五霸。②伊、吕:伊尹和吕望。伊尹,商初大臣;吕望,姜子牙。③耦:同“偶”,伴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少治《春秋》治:研究B.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称:符合C.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嫉:嫉恨D.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隆:推崇(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王敬重焉 圣心备焉
B.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弘乃言于上曰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董仲舒“为人廉直”的一组是___
①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②仲舒以礼谊匡正 ③仲舒以弘为从谀
④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⑤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 ⑥其对皆有明法
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⑥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他坐在帷幕后面讲学,让先入学的弟子们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竟然没有见过他。
B.易王认为越王勾践有三位仁人,而董仲舒认为越国根本没有一位仁人。因为仁人不会谋划讨伐别的国家来谋取利益,也不会计较自己的功劳。
C.设立管理学校的官吏,州郡举荐茂材孝廉,是从董仲舒开始的;更重要的是,汉武帝力排众议,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刘向认为董仲舒有辅佐君王的才干,伊尹、吕望、管仲、晏婴等人都比不上董仲舒,但他的儿子刘歆却否定了他的看法。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