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柯灵)阅读答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萌华的问题

  巷(柯灵)阅读答案

  巷(柯灵)阅读答案

1回答
2020-05-05 01:3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丁斗章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

  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雅的风度.它不是乡村

  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

  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

  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

  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

  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

  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

  ,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

  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赖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

  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关着,

  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的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无

  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

  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注],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

  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

  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休息,会使

  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

  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

  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

  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

  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

  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

  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嗽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

  想的,深深的小巷在静候你!

  13.为什么说小巷是“飘逸恬静的散文,古雅冲淡的图画”?

  14.文章234段写“江南小城市中”的“巷”,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巷”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特点二:特点三:

  15.小巷的“无比的悠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6.作者在第4段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乌衣巷”的典故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诗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为什么说它“可能是乌衣巷”?又什么说它是“现代的乌

  衣巷”?

  17.请指出本人最显著的写作手法,并举一例证明

  18.读完全文,相信你对小巷有更全面的理解.那么请你想一想,第2段开始说,“这种巷,常在江

  南的小城市中……”这里的“常”是不是用错了?你觉得能不能用“藏”字来替换?为什么?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9999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推荐答案

  检举|2011-8-1512:4518.优雅;幽静;悠闲(6分,每空2分)

  19.(4分)由古今盛衰联想到小家庭的哀乐(2分),进而表现置身小巷能使一切得到净化,使人忘却忧愁(2分).

  20.(4分)用4个“爱”引导的这一组排比句,将不同嗜好者的不同品味表现得鲜明、有层次,从而将小巷的魅力表现到极致(2分),语言明快流畅,富有节奏感,很好地激发起读者的感情,富于感染力(2分).

  21.(4分,每项2分)C(“想像”、“自然再现”的分析有误,这里是对读者“你”的建议与劝说,并非作者的想像.)E(开篇的“散文与图画’’并非“全文的总纲”,它只是前4段内容的总述,故“贯串全篇”的说法失当.)

2020-05-05 01:38:3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