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 ?
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 ?
【挑战】 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 ?
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 ?
孩子天生在前期就是模仿和学习的多,周围的大人们多注意言传之余多多身教是更好解决之道。
(1)对别人的东西表现出责任心 责任心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孩子怎样对待别人的东西。 “负起责任”的另一方面,是当孩子犯错误时,要勇于承认。父母要告诉孩子,只要犯错的人知道怎样改过,他也就不会怕面对新事物,不会怕与陌生人见面了。 (2)尊重他人的时间 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迟到似乎很盛行。当我们准时出现时,我们正显示了自己的责任心——尊重他人的时间,并且尊重自己。 绝大多数人知道成人总是很难准时的,但即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应该知道迟到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对他人不尊敬,并且使自己变得不可信赖。 爸爸妈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守时。 (3)选择表扬和建议 表扬会带来肯定的、积极的行为举止。表扬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今天,我希望你准时做好准备。昨晚,我看到你收拾好校服了。”这种表扬比“今天早上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具体多了。表扬应针对值得表扬的事,并且需发自内心。我们要避免那些空洞的表扬,即为某些孩子不能控制的事情去堆砌恭维之辞。 表扬会激励孩子的责任心,使孩子懂得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然而,这却是许多爸爸妈妈做得最少的事。当孩子违犯规则时,爸爸妈妈不时批评、贬低孩子。其实孩子也需要爸爸妈妈对其给予尊重,当孩子改正错误时,爸爸妈妈不应仅仅是停止批评,还要说“谢谢你”,或者是“这样很好”,给孩子以适当的赞扬与激励。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 一位外国妈妈带着8岁的女儿到中国山东一户人家里来做客。女主人对外国友人的到来非常重视,特别学习了西餐的做法。她对外国母女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你们尝尝中国人做的西餐味道好不好。” 8岁的女孩听女主人要给她们做西餐,心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于是,当女主人问她吃不吃的时候,小女孩坚定地回答:“我不吃。” 等女主人把西餐端上来的时候,小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漂亮的冰淇淋。这么好看的冰淇淋味道肯定很好!小女孩有点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女主人很高兴小女孩能够喜欢自己的冰淇淋,就高兴地把冰淇淋端到小女孩面前,说:“来,吃吧!” 谁知,女孩的妈妈严肃地对女主人说:“不行,我女儿说过她不吃西餐,她得为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今天她不能吃冰淇淋!”
大多数的爸爸妈妈经常对孩子这样讲:“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不需要你为家操一点心,只要你做个好学生,将来有所作为,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其实,爸爸妈妈们不让孩子为家操一点心,实际上就是剥夺孩子的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在将来又怎么能有所作为呢?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条件下,一些对孩子成长十分必要的教育被忽视了。在以往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家庭的生活筹划,帮助爸爸妈妈持家守业,照顾兄弟姐妹,这使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谋生之不易,自己必须为爸爸妈妈承担一部分责任,尽自己的义务照顾弟妹,省吃俭用为家里减少生活负担……看见爸爸妈妈为照顾一家生活而辛苦劳作,便会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爸爸妈妈解忧去烦。这一切都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感到自己是为人所属的,是有用处的,从此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的内容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从小家庭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感觉,是增长未来责任感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不知从何而来。 我们今天的新一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条件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重。虽然我们不断地教育孩子,他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长盛不衰,要为祖国而学,为人类进步而学,但由于没有目标来鼓舞、激励他们,这些长远的目标就显得空洞,缺乏实际意义。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与社会教育工作者一同找出途径与手段,来弥补孩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所缺乏的重要一课,找出对孩子们健康成长有根本意义的家庭及社会因素。 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同样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挑战,许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熟悉、甚至没有见过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观念也需不断变化,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要靠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借鉴与学习。 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轮流担任老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渐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 做爸爸妈妈的应该向孩子敞开交流的大门,向孩子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爸爸妈妈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爸爸妈妈分担忧虑的念头。爸爸妈妈也应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对他们的理解与分忧的愿望表示欣赏,并且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 聆听孩子的意见,采纳他们任何有价值的建议,欣赏孩子任何帮助爸爸妈妈和家庭的举动,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责任心以及对家庭有所助益的自豪感。让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工作经历及家庭的日常事物进行了解与分析,也是孩子洞察世事、了解生活的好途径。爸爸妈妈应锻炼他们的分析、判断与处理事物的能力,为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观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进而失去进取的动力,并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因此,爸爸妈妈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的责任心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培养。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4、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