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杜跃进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人们常将“乡愁”与心理学的“怀旧”、地理学的“恋地情结”以及医学的“思乡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人们常将“乡愁”与心理学的“怀旧”、地理学的“恋地情结”以及医学的“思乡病”混在一起。关于怀旧,英国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向往历史、过去的一种情感”,即怀旧侧重在时间维度。根据当代华裔地理学者段义孚的观点,“恋地情结”是一种基于地理环境的认知、态度、价值及其依恋,即恋地情结侧重于空间维度。从医学角度看,思乡病是“因为一个人并非身处家乡而感觉到的痛苦”。乡愁与这些西方学术名词有一定的关联但不等同,通常随着空间、时间及其场景的演变而引发主体的情感关爱与审美。中国人的乡愁有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对于“乡愁”的基本共识:首先是对于“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其次是对家乡“过去”时间的一种“记忆”及其对家园“未来”的期望。这种对于家乡的思念与依恋情感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尤为普遍与突出。

  《说文》云:“愁”者,“忧”也,从心;本意是心里牵挂着什么。从本质上看,乡愁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总体来看是“积极”的。相比“悲”、“忧伤”等“消极”情感,伴随乡愁出现的“关爱”、“美”等积极情感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乡愁隐含了一种人们带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美学思辨。同时,这种追寻自我生存的主体逐渐转向大众群体,乡愁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

  乡愁的空间意象中“家”的印象占主导,其中“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勾勒出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人们通常对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学校以及地标性建筑物等记忆场所具有独特的记忆与情感。纵观桥、道路、井、广场等公共空间,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比较明显,其次是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在公共建筑场所中,学校与标志性建筑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家乡的“水”“山”“花”“树”“虫鸣”等自然场景的空间意象也是乡愁记忆中的重要载体。

  乡愁的时间意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主要聚焦在青春与儿时,并贯穿于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同时,时间对于乡愁的唤起具有独特作用。从主体的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愁情感越来越强烈;从节气来看,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具有较明显的唤醒作用。

  人们关注乡愁的时空意象,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现了对主体的生存方式、邻里社会空间与其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尊重。

  (摘自2016年12月25日《文汇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不同于牛津字典里对“怀旧”的解释和当代华裔地理学者段义孚有关“恋地情结”的观点。

  B.从本质上看,乡愁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隐含着人们对自我生存、生命意义、精神家园的追求。

  C.“小乡愁”与“大乡愁”构成了乡愁的空间意象,共同演绎着“家”“乡”的故事和“民族”“国家”的故事。

  D.对于“乡愁”而言,时间具有独特的唤起作用,如传统节日能唤醒乡愁,乡愁的情感会随年龄逐渐增长而越加强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乡愁”不同于怀旧,它是对“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对家乡“过去”时间的“记忆”及其对家园“未来”的期望。

  B.从《说文》对“愁”的诠释看,从古至今,特别是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源自主体体验的“乡愁”情感都是积极的。

  C.在乡愁的空间意象里,人们常对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学校、地标性建筑物等记忆场所有着独特的记忆与情感。

  D.时间意象是“乡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贯穿于主体从童年、青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在独特的东方背景下,这种对家乡思念、依恋的情感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尤为普遍突出。

  B.较之于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更为明显。

  C.人们怀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因而推动着自我生存的主体向大众群体转移。

  D.对乡愁的时空意象的

1回答
2020-05-04 11:3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范宣华

  (1)C “共同演绎着”错,原文第四段为“其中‘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应该是“各自演绎着”;

  (2)B “都是积极的”的错,原文第三段为“总体来看是‘积极’的”;

  (3)C 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为“乡愁隐含了一种人们带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美学思辨.同时,这种追寻自我生存的主体逐渐转向大众群体”.

  答案:

  (1)C

  (2)B

  (3)C

2020-05-04 11:38: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