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短语结构类型及语义类型探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丙咸的问题

  汉语短语结构类型及语义类型探析

  汉语短语结构类型及语义类型探析

1回答
2020-05-04 11:3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史恩栋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

  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

  “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

  乎非凡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

  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

  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

  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

  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

  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

  分简便,似乎可以一以贯之地分析汉语的一切“结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这种简便掩盖了汉语短

  语类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是不是每个短语都可以在结构类型中找出它的归属?有

  的虚词和实词组合,其内部结构关系如何看待?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为什么其语法功能和转换关系不

  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学者讨论”在结构分类中都是主谓关系,但前者能作“进行”类动词的宾语,后者

  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语限定之后作主语或宾语,后者不能.许多结构类型不同的短语却有同样的语法功

  能,这是为什么?

  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的、备用的语法单位,对它内部进行分析以及据此而进行的分类,其标准与动态的、

  使用的语法单位—一句子的分析不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构成短语的成分和构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

  的同一性.吕叔湘先生认为“从语素到句子”有一个“中间站”,即短语.②这里我们借用下“中间站”这个

  说法.我们认为,假如说汉语语法单位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有一个中间站的话,那末这个中间站不是短语,而是

  句子成分.语和短语都需要这个中间站的过渡,才能由静态的备用单位转化为动态的使用单位.③“词组本位

  说”所做的单纯的结构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因而没能解决上述问题,也就不能使短语

  研究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学者对“词组本位说”提出质疑,试图把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的结构区别开来,进而建

  立词法、短语法、句法三足鼎立的语法分析体系,④这一步迈得很勇敢,也颇

  有见地.假如把短语法单列出来,那末短语分类就和句法结构分类有了质的区别.但他们的分类如仍按短语内

  部的结构关系来确定,上面提出的问题就仍无法解决.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

  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

  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

  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

  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把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

  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

  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

  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

  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

  “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

  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

  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

  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

  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是语

  法分类,因为它最终是为解释语法现象或语法规律服务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指个别的词与词之

  间的具体关系,而是指某类性质的词与另一类性质的词之间的概括关系.

  任何一种语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切分层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切分层次是对结构的处理,而说明直接成分之间的

  关系却与语义直接相联系,要想完全脱离开语义关系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事实,再加上没有分清作为静态的

  备用单位的短语和作为动态的使用单位的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目前许多语法论著中对短语结构关

  系类型的说明实际上是把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语法地位纠结在一起了.

  2.3有的语法学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语和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语

  法单位,“其内部的词与词之间就只有单纯的语义关系,而不存在其他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十类语义关系,

  见下:

  Ⅰ并列:机关学校阅读欣赏

  Ⅱ限定:秀丽景色大胆设想

  Ⅲ补充:解释清楚热得淌汗

  Ⅳ施动:风吹人住

  动施:吹风住人

  Ⅴ动受:展览书画维修房屋

  受动:书画展览房屋维修

  Ⅵ评议:应该参加能够胜任

  Ⅶ同Ⅶ判定: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长小李

  Ⅸ描写:衣着朴素成就辉煌Ⅹ双受:问他问题给我知识〔⑤〕

   

2020-05-04 11:40:0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