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含有汞离子的工业废水,排入某一河流,请你简要分析汞离子可-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丁其伯的问题

  今有含有汞离子的工业废水,排入某一河流,请你简要分析汞离子可能发生的迁移转化途经?

  今有含有汞离子的工业废水,排入某一河流,请你简要分析汞离子可能发生的迁移转化途经?

2回答
2020-05-04 23:1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湖滨

  某些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水,含有有毒的汞及其无机汞离子经还原可转变为金属汞,汞是一种银白色的液体金属,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它的毒性是累积的,其中无机汞主要积聚于内脏,少量积聚于脑髓、皮肤和人体的其他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多为慢性中毒,汞主要影响人的中枢神经.含汞达0.0~0.02mg/L的水能使鱼类中毒,达0.03mg/L能使水生虫类中毒,而人饮用含汞50mg/L的水会中毒致死.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汞污染,主要来自氯碱、塑料、电池、电子等工业排放的废水.据估计,1970~1979年全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直接向水体排放汞的总量约1.6万吨;排向大气的总汞量达10万吨左右;排入土壤总汞约为10万吨,而排向大气和土壤的也将随着水循环回归入水体.由于天然本底情况下汞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均有分布,所以汞的迁移转化也在陆、水、空之间发生.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一部分通过湿沉降或干沉降落到地面或水体中.土壤中的汞可挥发进入大气,也可被降水冲淋进入地面水和渗透入地下水中.地面水中的汞一部分由于挥发而进入大气,大部分则沉淀进入底泥.底泥中的汞,不论呈何种形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二甲基汞在酸性条件可以分解为甲基汞.甲基汞可溶于水,因此又从底泥回到水中.水生生物摄入的甲基汞,可以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受汞污染水体中的鱼,体内甲基汞浓度可比水中高上万倍,危及鱼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

2020-05-04 23:14:38
刘湖滨

  进入天然水体汞的主要形态有Hg0、Hg2+和C6H5Hg(CH3COO)(作为杀菌剂使用后散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相当部分的汞被富集于底泥和水生生物体上。一般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体间的分配系数为1.34×105~1.88×105,Hg2+的生物浓集因子约为5000,而甲基汞为4000~85000。进入水体底部的汞,可能进一步被原先淤积在该处的底泥所吸附。其吸附速率主要取决于底泥的物理化学特性,具体的影响因素(依其重要性顺序)是:表面积、有机物含量、阳离子交换容量、粒度大小;被底泥所吸附的汞,其解吸速率非常缓慢,甚至在切断污染源之后,也还要经过非常长的一段时期,才能使底泥中的汞重返水中。但在某些过程中,如微生物甲基化以及加入无机或有机的络合剂,可能加速汞的解吸。当向水体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钙、氮三乙酸(NTA是常用洗涤剂组分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也是一种强的氨羧络合剂)就能起到解吸的作用。HgCl2和Hg-NTA的络合物稳定常数很接近(分别为1013.23和1014.60),所以它们对汞的解吸效果也几乎相等。在水体的水层中,相当比例的汞呈有机汞形态。这是因为大多数元素状态汞一入水体即沉入水底,并进一步与底泥中的有机颗粒物结合或在富硫的厌氧条件下反应生成稳定的不溶性HgS(已如上述)。再则,在天然水体中不乏蛋白质类物质,汞能与这类物质分子上的—SH基强烈结合而生成相应的汞有机化合物。再一个原因就是水体中的汞很容易发生烷基化反应,从而生成各种烷基汞化合物。水层中汞大体有如下两种有机形态:①具有R—Hg-X结构的有机汞。在分子中,Hg的一端通过共价键与有机基团R(烷基、苯基)相联结,另一端通过电价键与一无机离子X-(卤素、OH-等)相联结。这类化合物的特性是兼具水溶性和脂溶性,所以在水系统中能长期滞留,例如CH3HgCl;②分子中的汞是亲脂性的,即具有R—Hg—R′结构的有机汞。在分子中,Hg两端通过共价键与两有机基团相联结,例如(CH3)2Hg和C6H5Hg(CH3COO)。这一类有机汞化合物是非极性的,几乎不溶于水,但有极大脂溶性和挥发性,在进入水体后,很容易通过气化过程转移到大气中去。生活在污染水中的鱼,其体内所含的汞几乎都是甲基汞。甲基汞有可能通过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过程产生,但两种过程的必要条件都是需要有Hg2+和甲基供体。在水体中存在着腐植质和许多生物过程产物,它们是潜在的甲基化剂。

2020-05-04 23:15:2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