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观沧海》背景、大意、中心思想、赏析如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江泽凡的问题

  寻《观沧海》背景、大意、中心思想、赏析如题

  寻《观沧海》背景、大意、中心思想、赏析

  如题

1回答
2020-05-04 04:2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蓝洪忠

  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大意:向东到碣石山来观看沧海虽然已到秋风,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秋风萧瑟中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中心思想: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重点赏析:

  开头交代观海的地点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竦峙的山岛,后二句则是具体写“水何澹澹”,这里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气象.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这是实写,同时对下文起了衬托的作用.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这首诗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20-05-04 04:27:5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