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部分不是很清楚能不能告诉我实验的整个-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鸿昶的问题

  我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部分不是很清楚能不能告诉我实验的整个过程,并且应注意什么.务必确定是正确的,

  我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部分不是很清楚

  能不能告诉我实验的整个过程,并且应注意什么.

  务必确定是正确的,

1回答
2020-05-04 10:5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陆煜明

  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但是滴定的手段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而酸碱滴定是滴定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掌握此种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一.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

  (1)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

  H++OH==H2O(中和反应实质)

  n(H+)==n(OH-)

  根据此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酸碱相互反应来测知未知液浓度

  (2)不同酸碱的定量关系

  HCl+NaOH===NaCl+H2O

  1mol1mol

  H2SO4+2NaOH===Na2SO4+2H2O

  1mol2mol

  H3PO4+3NaOH====Na3PO4+3H2O

  1mol3mol

  (3)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x溶液体积(L)

  n=cV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关键有两个: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以及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为准确测定溶液的体积,应选用精确度较高的滴定管和移液管(不作要求),并注意正确使用.

  (2)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所以一般不选用石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pH要吻合.

  ①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剂,主要原因是:石蕊的“红色→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不利于及时、准确地作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断.

  ②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颜色由黄色到橙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红色到橙色.

  ③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④强碱弱酸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而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说明:

  ①根据指示剂的变色判断出的滴定终点,并不是酸和碱完全反应的等当点,但没有一种指示剂的变色恰好是酸碱完全中和之点,因此把滴定终点看作等当点.

  ②指示剂用量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滴定时酸或碱的消耗量增加.

  (3)滴定操作步骤

  ①准备:洗涤→检漏→润洗→注液→调液→读数.

  ②滴定:移液(放液)→滴加指示剂→滴定终点→读数→重复2~3次→计算(取平均值).

  ●为取得准确的结果,在操作中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

  ①在中和滴定前,必须用滴定液多次润洗滴定管,以确保溶液的浓度不被剩余在滴定管中的水稀释变小;加入指示剂的量控制为2滴~3滴,以避免指示剂消耗酸或碱;临近终点时,滴液要慢,至指示剂变色“不立即”褪去或变为原色即为终点,避免过量.

  ②重视测定结果的复核.如在中和滴定时,要求把同一样品滴定两次,取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求算结果.

  ③利用数据进行计算,要求所用计算公式正确、取用的数据符合实验事实,并注意各数据的精确程度与实验条件相符.

2020-05-04 11:00:4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