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肯立的问题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效果。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符合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甲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乙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丙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取材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小题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

  小题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 处。

  小题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

1回答
2020-05-06 20:4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陈建璋

  
小题1: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3分)

  
小题2:应插在丙处

  
小题3: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没有政教美刺的寄托)。(3分)

  
小题4: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讲述的是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社会上以强凌弱、为官者欺压百姓的现实。其目的在于希望当政者要对胡作非为、欺压百姓的现象加以警觉。

  

  
小题1:

  

  
点评:这是考查连贯的变式题,是一种全新的考查形式,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文段内容,又能准确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一道能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题。

  
小题3:

  
试题分析:原文: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他排斥的是没有政教美刺的诗歌,即“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的诗歌,也就是“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的诗歌。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点在于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用一种全新的形式提出来,开辟了命题的新途径,对以后的命题有一定的指导性。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含义,即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民情。然后能分析某首诗歌所反映的这些内容。

  
点评:这是一道很有价值的,考查学生能力的题。既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又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文本内容去解决问题,这应该是以后命题的方向。

2020-05-06 20:46:4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