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以选择为话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竹的问题

  作文以选择为话题

  作文以选择为话题

1回答
2020-05-06 18:1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韩永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夜深了,月光透进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独自坐在书桌前,任凭眼泪“叭嗒,叭嗒”地打湿那份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

  这次期末考试,我又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我委屈,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每次连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觉又想起了那挑灯夜读的情景,又想起父母为我送来面包和牛奶的情景.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吗?

  算了,不去想它了,开灯看一看课外书吧,我拉亮了台灯.发现桌上的饼干渣在动,我推了推眼镜,想看个清楚,只见几只蚂蚁在搬这饼干渣,饼干渣一动一停,好像它们搬起来很费劲,真有意思!我拿来放大镜,想仔细看一看这些小东西.我还要给它们设点“障碍“.我将铅笔放在它们面前,只见它们要改变方向,结果被我用笔团团围住,看它们这回怎么办!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那只带头的蚂蚁将饼干渣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饼干渣终于被蚂蚁从铅笔上运了过去.

  我突然领悟到,连这么小的蚂蚁面对挫折都毫不丧气,我们人类更应该敢于面对挫折,我又想起: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炸,面对这样的挫折,爱迪生没有丧失斗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内,便成功地发明了留声机;贝多芬双耳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贝多芬面对挫折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就这样贝多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人生路上有风有雨,到处是荆棘丛生,只有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有鲜花和掌声在等待着我们.名人说过,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

  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这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在哪摔倒,就在那爬起来.我笑了,挫折,我向你挑战,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后记:我后来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感谢那个不眠夜,在那个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读懂了它的内函,我感谢挫折!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2.我的选择,我相信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在俞伯牙与周杰伦之间,我选择《高山流水》,因为那旋律,胜过一切浮躁的时尚;在李白与F4之间,我选择《蜀道难》,那大胆的想象,浪漫的色彩,足以抵御一切无聊的庸俗.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太老土,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我喜欢在网上冲浪,但拒绝网上交流,因为只有面对面,心灵才能交汇;演讲成功了,我选择自信的笑而不是虚伪的平静;球赛失败了,我选择淋漓尽致的哭而不是假装满不在乎,“失败是成功之母”.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够含蓄,但我喜欢率直,真诚是我的本性.

  在高山上遇到身陷困境的人,我一定会选择伸出援助之手;在沙漠中遇到干渴的人,我一定会选择让出最后一滴水;在金钱名利与国家利益面前,我告诉自己:永远是中国人;在正义与生命之间,我告诉自己,道德与气节是生命的精魂.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明智,但我的选择,没有理由,这是我的心做出的选择,而我不能背叛我的心.

  在花前月下与埋头苦读之间,我选择了求知这条充满艰辛与坎坷的旅途;在出外游玩与题海泛舟之间,我选择了向心中的“象牙塔”迈进的人生站台.我始终告诫自己:能登上“象牙塔”的可以是雄鹰,也可以是蜗牛.如果上天注定我不能成为雄鹰,我也要做一只小小的蜗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3.心在刀刃上选择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雄,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自己的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不忘记恨恨地瞪了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

  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

  如果说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那么王国维的选择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

  王国维可谓近代大儒,被人们称为古文化的煞尾者.而正是这样一代大儒,却在清朝覆灭之后随之而去了.对他的死,人们颇有争议.有人以为他是“铁杆”的晚清遗民,为“国”捐躯.而我却同意余秋雨先生的意见:他是死于一种文化.

  王国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终身濡染的封建文化随着清朝政权的倒塌而淡化以至没落时,他这一隶属于这种文化的人心怎能没有一丝颤动?他的心在泣血.“活下去吗?”环顾四周无所留恋,曾经沧海的人对一切都已不太在意.他已没有了目标,因为,当时没有一件事,没有一个人可以作为他这个大儒的目标.“死吗?”可这样的死有人在意吗?是否值得?为一种文化的没落而死?一种文化的没落预示着另一种文化的兴起,但这已不属于他了.

  心在刃上蹭了许久,血流一地,将一切涂成红色.王国维便在这红色中做出了选择.玉殒香消吧!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却不以为然.至少书生在矛盾中的心灵的选择是隽永豪迈无与伦比的.常人的选择可以更改,可当一介书生在心灵深处认定自己的选择后……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经典的选择!

  4.选择永恒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选择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魂大气磅礴还

2020-05-06 18:15:4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