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三年级,学习成绩下滑速度很快是怎么回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yoyojuly19的问题

  孩子到了三年级,学习成绩下滑速度很快是怎么回事?

  孩子到了三年级,语文阅读和写作突然感觉困难重重,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也不像原来那么高了,每次写作文、做阅读都感觉很困难,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呢?

3回答
2016-06-01 23:0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崔岳君

  这位家长,您好。用一个最简单而且实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让他看上一集动画片,不过是有要求的,在孩子看完一集动画片让他用作文的形式记叙下来,这样子慢慢的孩子作为就会好很多。

2016-06-02 16:47:39
木木奇

  一、阅读方式 ⊙类型 精读:反复阅读,仔细体会,理解文意。 略读:纵观大意,把握重点。 浏览:快速阅读,提取信息。 ⊙方式 默读:集中注意,圈点勾画,深入理解。 朗读:心口相连,熏陶思想,传递情感。 复述:理解文意,理清脉络,注重表达。 背诵:积累材料,加深理解,深入记忆。 二、阅读步骤 1、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 仔细阅读自然段,知道自然段的段意。 3、 将意思相近或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归纳到一起,分出大段,归纳段意。 4、 根据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5、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6、 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7、 对文章进行自主评价。 三、阅读方法指南 ⊙字与词语 1、认识字词 2、理解重点词的词义: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日常的积累。通过想象和辨析。 ⊙句子 1、中心句 2、过渡句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抓关键词法。联系上下文。思考言外之意。分析修辞手法。 ⊙自然段 1、段落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转折。因果。承接。补充。 2、给段落分层 3、概括段意:中心句摘引法。层意合并法。取主舍次法。 ⊙意义段 1、分层:根据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段。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按空间变化的顺序分段。按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分段。按文章的特定结构来分段。 2、概括层意:关键句摘句归纳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取主舍次法。标题提炼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段意综合法。重点归纳法。文题扩展法。概括六要素法。摘句归纳法。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1、基本格式:主要内容 + 思想感情 2、叙述模板:本文通过记叙(描写、刻画)了…… A赞扬了……精神或品质 B抒发了……思想感情 C反映了……道德风尚 D说明了……的道理 E揭露了……问题(或现象) F控诉了……的罪行 ⊙记叙文的阅读 1、人物记叙文的阅读 A、分析人物的外貌(分动与静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 B、分析人物的典型事例,归纳人物的个性、品格、思想特点 2、记事文章的阅读 A、抓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B、理清写作顺利:顺序、倒叙、插叙 C、分析具体的事件,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D、分析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写景文章的阅读 1、抓住景物特征: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 2、明确描写的顺序:空间转换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顺序。 3、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喜爱、热爱、赞美等 4、写景文章的抒情方式:寓情于景。借景生情。 5、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优美。 ⊙状物类文章的阅读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情感:赞美、喜爱 3、状物文章的抒情方式:借物抒情。借物寓理。借物喻人。 ⊙说明文的阅读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构造、形态、性质、功能 2、理清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 3、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

2016-06-04 10:48:38
木木奇

  升入三年级,一涉足到作文,很多学生就犯愁。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相对比较重视。每次孩子们做完作业都得经家长检查,尤其是作文。由于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文章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在他们眼里,孩子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于是家长们常常惊呼:"这样的文章能算文章吗?交上去不把你们老师气死!重写!!" 结果,沮丧的孩子只得乖乖地回到书桌前重新提起笔。刚才费了好大的劲写的文章在爸爸妈妈眼里竟然这么糟糕.而父母看看自己的孩子迟迟不动笔,便"帮"了起来,孩子呢则像个记录员似的"唰唰"地动着笔.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对作文充满了迷茫。 那么,父母在孩子的作文学习中,怎么做才算是比较理想的呢?方法很简单: 借鉴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参考书籍,从他人优秀习作中感悟习作方法,这也就是常说的模仿。习作是书面表达,是由口头向书面过渡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难,结构安排、语句、语序,对动笔写作的学生来说,都是面临的问题,指导孩子时,步子不宜太大,最好就某一方面、某一个问题,从细节着手,(例如"开头、结尾"……)使孩子有点滴的成就感。 协助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其题材来源主要是自己日常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父母需要做一些具体的引导工作。孩子刚开始学习作文,父母只要有条件的,就应该积极参与进去。但是,这个参与不是单纯的提供素材或者陪同寻找资料,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寻找有趣的主题,按照自己的观察进行描写。 思考根据实际需要,父母需要重点培养孩子写作文的能力和改作文的能力,两种能力同步培养。习作不要求打草稿,想好后就直接认真地写在作文本上。 修改习作写好后,要求孩子在作文本上认真修改,检查错别字和病句。引导他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注意了,孩子写完后,要多读几遍,首先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然后再读给爸爸、妈妈听,声调响亮。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抒发情感,一方面再发现叙述或者结构中的问题。 品论父母既要看孩子一开始是怎么写的,也要看是怎样修改的,和孩子讨论修改的理由。要表扬、鼓励认真写、认真改的孩子,在客观上为孩子今后进行电脑作文奠定基础。 完善整个习作完成后,父母要把握好中年级习作修改的重点……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主要是指明显的与事实不符合或表达不清楚的语句,必须加以纠正。 父母对孩子的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孩子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大有裨益。 总结孩子们完成作文后,父母要和他分享写作的快乐,逐步引导孩子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工具,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应付学校考试的任务。与此同时,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也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 对孩子习作中的缺点,父母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要求来评价,再说了,父母也不是品论家,孩子也不是大作家。 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孩子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孩子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2016-06-03 13:52:1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