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在-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邓燚的问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在今天,我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我们有过苦难,经历过磨砺,有过苦涩的追求,但是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

  材料一: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在今天,我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我们有过苦难,经历过磨砺,有过苦涩的追求,但是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有过豪情壮志,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今天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09年祖国六十年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的国歌,不正唱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坚强不屈的脊梁吗?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材料二:2009年11月2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载文,《中华民族的总称具有独特性》,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又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世界上存在着不少由多民族形成的国家,它的成员彼此可以承认是同一个国家的国民,却未必在民族上认可有一个共同的总称。以往的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但曾几何时便土崩瓦解,它的国民从来不把自己称为罗马民族或奥斯曼民族。拿近现代来说,就是社会主义苏联,它的国民依然把自己称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格鲁吉亚人等等,没有出现苏维埃民族的总称。

  中国的历史上尽管也存在着民族冲突和民族压迫,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强调整体、综合、和谐,而又尊重事物的多样性。一直存在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这些理念,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可见,中华民族这个被大家认同的名称,并不是同一国家和各族人民当然拥有的名称,而有着深厚的客观依据,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的各族人民之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长久的相互交流,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

  (1)材料中“坚强不屈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基本内涵是什么?运用文化生活常识,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2)材料二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知识?

1回答
2020-05-08 12:0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