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触龙说赵太后登鹤鹊楼九月九日忆东山兄弟乌衣巷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梦游天姥吟留别要上诉这些古文、诗歌的单子注释,越多越好好的
古文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触龙说赵太后
登鹤鹊楼
九月九日忆东山兄弟
乌衣巷
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梦游天姥吟留别
要上诉这些古文、诗歌的单子注释,越多越好
好的话会给到100分,
古文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触龙说赵太后登鹤鹊楼九月九日忆东山兄弟乌衣巷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梦游天姥吟留别要上诉这些古文、诗歌的单子注释,越多越好好的
古文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触龙说赵太后
登鹤鹊楼
九月九日忆东山兄弟
乌衣巷
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梦游天姥吟留别
要上诉这些古文、诗歌的单子注释,越多越好
好的话会给到100分,
我很费心了,呵呵,该有单字注释的应该都有了.追加分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题解〕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后加的.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文中既表现了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和不同的性格,也表现了孔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和方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则曰④:‘不吾知也!’如或知尔⑤,则何以哉⑥?”子路率尔而对曰⑦:“千乘之国⑧,摄乎大国之间⑨,加之以师旅⑩,因之以饥馑1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12,可使有勇13,且知方也14.”夫子哂之15.“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7.”“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18.宗庙之事19,如会同20,端章甫21,愿为小相焉22.”“点,尔何如?”鼓瑟希23,铿尔,舍瑟而作24,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5.”子曰:“何伤乎26?亦各言其志也27!”曰:“莫春者,春服既成28,冠者五六人29,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30,风乎舞雩31,咏而归32.”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ù)点也33!”
〔注释〕
①曾皙(xī):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西是复姓.皆孔子弟子.侍坐:陪伴长者坐着.②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以:因为.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长(zhǎng):年长.乎:介词,表示比较.尔:你们.③不要因为我而不敢讲话了.以:因为.④居:闲居,指平时.⑤或:无定代词,有人.⑥何以: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呢.⑦率尔:轻率的样子.⑧千乘(shè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⑨摄:夹.⑩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师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11因:继,接着.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12比及:等到,到了.13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14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15哂(shěn):微笑.16方六七十:方形的一边六七十里.如:连词,或者.下文“如会同”的“如”用法相同.17如:至于.其:那些.俟(sì):等待.18焉:于是(此),指在这方面.19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祖庙.20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21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又叫玄端.章甫:一种礼帽.端章甫,都用作动词,即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2相(xià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主持赞礼的分大相和从相,公西华愿做小相,是谦词.23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希:即“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明已近尾声.24铿(kē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舍:这里是放下、推开的意思.作;起立25撰:才能,才干.26何伤:伤害什么,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27亦:副词.有“只不过”的意思.28莫(mù)春:晚春,指三月.莫,即“暮”.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衣.已成:已经做好,这里有穿到身上的意思.29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故用冠者表示成年人.30沂:沂水.31风:吹风,乘凉,用作动词.舞雩(yù):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南.32咏:唱歌.33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与(yù)同意,赞成.
三子者出,曾皙后①.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②!”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③,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④?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⑤?唯赤则非邦也与⑥?”“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⑦?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⑧?”
〔注释〕
①后:动词,后出来.②也己矣:语气词连用,含有强调的语气.③礼: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制度.④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唯:句首语气词.求:冉求.邦:国家.⑤安:怎么.疑问代词.⑥难道公西赤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赤,即公西华.⑦宗庙会同一类的事,不是诸侯国的事而又是什么呢?诸侯:指国家.意思是公西华做的也是国家的事.⑧为之小:给诸侯做小相.为,动词.之,代词,指代诸侯.小,小相.大:大相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详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1)(一作《别东鲁诸公》)选自《李太白全集》
作者:李白(唐)
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3)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
天台(5)一(有的版本是“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谢公(8)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9),身登青云梯.
半壁(10)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熊咆龙吟殷岩泉(12),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13),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开.
青冥(15)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6).
霓为衣兮风为马(1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1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9)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2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1)
安能摧眉折腰(22)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3).越:指今浙江一带.明灭:时明时暗.
(4).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