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衡传范晔①张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芳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衡传范晔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衡传

  范 晔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上德之常服焉。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①,与之乎高睨而大谈,孔甲且不足慕,焉称殷彭及周聃!与世殊技,固孤是求。

  (节选自张衡《应间赋》)

  【注】①天老、地典:相传为黄帝辅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___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B.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C.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D.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六艺”,古代多指要求学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六艺”在古代也指儒学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B.“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举孝廉,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武帝时设立。汉代还实行征辟制,这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C.“公府”,是被称作“三公”的太史、司徒、司空的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公车”,汉代官署的名称,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设有公车令。

  D.“乞骸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臣因年老请求退职的说法,也称“乞身”。古代官员退休有“致仕”“致事”

1回答
2020-05-10 16:5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建娟

  (1)B    B.详明,意为“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A.古:特地征召.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C.古:方向.今: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D.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2)B   B.均为介词,用.A.介词,表比较,比;介词,表范围,在…方面.C.代词,它的;代词,它,指地动仪.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3)D  “敦笃”为“敦厚笃实”,作“奉顺”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B;“居”为动词,“下位”作它的宾语,“居”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姑且让我尊奉顺应敦厚笃实的做人原则,恪守忠诚信实的处世之道,仕途顺利不以为荣,仕途失意不以为耻.不居于上位而我的内心并不感到愤懑,身处低贱之位内心也会快乐无忧,这确实是拥有盛德之人时刻要遵从的了.

  (4)C   “三公”一般认为指太尉、司徒、司空.

  (5)C   他对待宦官的态度和作《思玄赋》宣寄情志,不能表现出他的政治智慧和卓然政绩,而是表现了他小心谨慎、心思细密的特点.

  (6)①奇其才:认为他是奇才;累召:屡次征召.句子翻译为: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②毁己:毁谤自己;共目之:都给他使眼色.句子翻译为:宦官害怕张衡毁谤他们,都给他使眼色.

  答案:

  (1)B

  (2)B

  (3)D

  (4)C

  (5)C

  (6)①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②宦官害怕张衡毁谤他们,都给他使眼色.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chi]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姑且让我尊奉顺应敦厚笃实的做人原则,恪守忠诚信实的处世之道,仕途顺利不以为荣,仕途失意不以为耻.不居于上位而我的内心并不感到愤懑,身处低贱之位内心也会快乐无忧,这确实是拥有盛德之人时刻要遵从的了.现在我正要拜天老为师并与地典结交为友,和他们一道傲视雄瞻并高谈阔论,孔甲尚且不值得羡慕,又怎么会去称道殷朝的彭成和周朝的老聃呢!这与世俗所谓的技艺大相径庭,但我仍然坚定而孤独地追求着.

2020-05-10 16:56: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