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主要有哪几个领导人
五四运动主要有哪几个领导人
五四运动主要有哪几个领导人
五四运动主要有哪几个领导人
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
五四运动“旗手”——鲁迅、蔡元培
五四运动人物简历
钱穆
罗家伦
林语堂
傅斯年
马相伯
严复
康有为
蔡元培
章炳麟
梁启超
林长民
王国维
陈独秀
李叔同
蒋梦麟
茅盾
沈从文
章士钊
沈尹默
胡适
郭沫若
叶公超
台静农
周作人
梁实秋
朱光潜
夏丏尊
徐悲鸿
郁达夫
张元济
老舍
李大钊
赵元任
梁漱溟
冯友兰
林徽音
钱穆(一八九五-一九九0)
国学大师.字宾四.江苏无锡人.
民国元年开始任教乡间小学,自学苦读,十载有余.十九年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平今、古文经学之争,得聘燕京大学,翌年转入北京大学.
《近三百年学术史》于此时成书,力矫时弊,指陈民初学者推崇干嘉考证之风而贬抑宋明理学之弊.
历任西南联大、华西大学、齐鲁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新亚书院院长.讲授上古史、秦汉史、政治制度史等课程.五十六年定居台北外双溪,筑居素书楼,应文化大学之聘,任史学研究所所长.
从教七十五载,先后出版专著巨作七十余部.?学兼治经史子集,亦多于中西文化问题着墨.
代表作有《四书释义》、《先秦诸子系年》、《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
罗家伦(一八九七-一九六九)
史学家.字志希.浙江绍兴人.
民国六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主修外国文学.民国八年与傅斯年等发起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五四运动时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送达意见书至各国使馆;并以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身份赴沪谒孙文.
民国九年赴美留学,入普林斯顿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与蒋廷黻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民国十一年秋,赴欧留学,先后入伦敦大学及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及哲学.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
来台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国四十一年任考试院副院长.民国四十六年任国史馆馆长.
着有《科学与玄学》、《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新民族观》.
林语堂(一八九五-一九七六)
文学家.原名和乐,又名玉堂.福建龙溪人.
民国元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民国八年起,先后赴美国、德国研究语言学,获哈佛大学硕士、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
民国十二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民国十五年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院秘书.民国十六年起专事著述.二十一年起,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半月刊.二十五年移居美国,此后主要用英文写作.民国五十五年来台,定居于阳明山.
所著《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等,均畅销欧美.民国二十五年后以英文着有《京华烟云》等八部长篇小说.加上传记、散文、论著、文选、及辞典、译作等,着译三十余部.中文著作有《语堂文存》、《无所不谈合集》以及《语堂文集》等.
傅斯年(一八九六-一九五0)
史学家、教育家.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民国二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升入本科国文门.民国六年赴英留学,主修实验心理学.民国十二年赴德国研究哲学.十五年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任该校教授兼国文、历史系主任,后又兼文学院院长.创立该校历史语言学研究所,筹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先后兼任北京大学教授、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来台后,任台湾大学校长.后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立法委员.
着有《东北史纲》(第一卷)、《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等.并有辑印《傅孟真先生集》.
马相伯(一八四0-一九三九)
教育家.原名志德,字斯臧,又名亲善、建常、超良,改名良,字相伯、湘伯、芗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世奉天主教,圣名约瑟,亦号若石.江苏丹阳人,寄籍丹徒.
十二岁入上海徐汇公学,国学、拉丁文、法文、科学均有所成,后曾任多项政府要职,一八九二年退隐青潽畲山.光绪年间,曾助梁启超设「译学馆」、助英华于天津创办《大公报》、于徐家汇创设震旦学院,刊行《拉丁文通》,后与严复等另设复旦公学,任校长.辛亥革命后,积极于国民教育.马氏工书能文,对中国商业教育事业贡献良多,造育不少知名人士.
着有《致知潜说》、《员言篇》、《法文关键》、《尺算徽用》等.
严复(一八五四-一九二一)
思想家.初名体干,易名宗光,字又陵、几道,尊疑尺盦,别署天演宗哲学家,入仕后改名复.福建闽侯县人.
一八七七年赴英国留学,留心了解西方社会制度.民国元年在上海创办神州大学.次年,列名发起孔教会,提倡尊孔读经.民国五年在北京发起筹安会,以复辟帝制.五四运动发生,深不以学生干预国政?然.
其学举中外治术学理,莫不究极原委,抉其得失,证明而令通之.其一生著作、言论对中国现代化运动具举足轻重之影响.
译着包括《天演论》、《原富》、《群己界权论》、《名学》、《群学肆言》、《社会通铨》、《法意》、《名学潜说》等八大名著等.
康有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
思想家、书法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戌后号更生,晚号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
光绪十七年,于广州长兴里创设万木草堂,先后完成《新学?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甲午战败后,创办强学会,刊《强学报》于上海,鼓吹维新变法.二十四年,获德宗支援,于六月十一日起,至九月二十日止,实行新政变法,仅一百零三日.戊戌变后亡命海外,遍及亚欧.民国建立,次年返国,创《不忍杂志》,六年谋复辟拥溥仪,后失败,终其一生,反对共和思想.
着有《广艺舟双楫》,?碑学重要文献,另有《康南海诗集》、《诸天讲》、《长兴里讲学记》等.
蔡元培(一八六八-一九四0)
教育家.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