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自学成大器中的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怎么回答-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林克英的问题

  勤奋自学成大器中的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怎么回答?

  勤奋自学成大器中的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怎么回答?

1回答
2020-05-11 00: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知悦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节,体会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

  3、联系课文内容及课外相关资料,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课文第11节,通过默读、分析关键词句,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

  教学准备

  课前查找资料,补充相关内容,为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

  句话写具体做准备.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勤奋自学成大器

  2、审题:

  (1)理解“大器”——能担当大事业的人

  (2)“勤奋”——文章的中心词

  3、这个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华罗庚

  (“华”字正音huà)

  说明:

  理解题目的意思:“大器”的意思是“能担当大事业的人”,再判断题目的关键词语“勤奋”,从而看题思文:是谁“勤奋自学成大器”?经过审题,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对课文有所了解.

  出示人物简介: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式与方法.他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3、默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人物介绍中,你对华罗庚有了怎样的了解.

  (身份、成就、贡献)

  4、完整释题.

  说明:

  通过介绍华罗庚的资料,学会从人物简介中提取信息,从而对人物产生初步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出示中心句引入:

  “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

  质疑预设:华罗庚自学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为什么说这条路是“崎岖”的?“山顶”该怎样理解?

  2、先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体会华罗庚自学的原因及结果:

  交流:

  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了自学生涯.

  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学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标志着华罗庚这颗中国数学界的光芒四射的巨星将要升腾起来了.

  3、理解“山顶”:数学方面的成就.

  小结:

  华罗庚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通过自学最终发表了重要论文,登上了数学这座高峰.

  说明:

  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为重点段落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学习课文第11节,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艰难地自学的.

  过渡:

  为何说“华罗庚的这条自学之路是崎岖的?”他在自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艰难困苦,他是如何克服的?这是全文的重点,课文中作了具体的描写.让我们再来仔细读读课文第11节,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想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

  出示自学表格:

  艰难

  顽强挑战

  说明:

  本课的重点部分是学习华罗庚勤奋自学的这一段.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来了解华罗庚在自学的过程中的艰难及他有又是如何顽强面对的.

  (一)体会华罗庚自学的艰难

  需要一边干活,一边学习

  没有纸

  寒冬腊月

  酷暑季节

  (二)体会华罗庚是如何顽强挑战的

  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作批注理解感悟,教师及时帮助归纳总结.

  交流:

  (1)他抓紧时间自学:

  “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

  (2)他克服困难自学:

  “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

  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想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

  穿插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指导

  3、引读板书小结:

  华罗庚的自学条件如此糟糕,他要和许多困难作斗争……但他顽强挑战……一一克服了.这一学就是5年,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有时候……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

  (3)他坚持不懈地自学

  小结: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顽强地向命运挑战,最终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成就.

  4、串读华罗庚所取得的成绩.

  说明: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的意思,并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说说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学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又在运用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进而对领会文章主旨有所帮助.

  四、关注文章写作结构上的特点

  1、读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课文(1—8节)所写的小故事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讨论,交流:

  (因为全文中心是表达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写他10来岁时自学数学时专心致志的情景,作者以这样一个场景引出了对他勤奋自学情况的介绍,从而感了解到这个场景就是他平日里白天在店里边干活边自学的一幕.)

  3、许多伟人在普通人的眼光中常显得与众不同,华罗庚也是如此.

  出示: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理琢磨、

2020-05-11 00:58:1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