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八大行星
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22794万千米(1.52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686.98日
平均轨道速度:24.13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0.093
轨道倾角:1.8度
行星赤道半径:3398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1074
密度:3.94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1.026日
卫星数:2
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千米(1.52天文单位)
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生”.(趣记:在希腊人之前,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但可惜的是那条著名的被Lowell“看见”的“运河”以及其他一些什么的,都只是如Barsoomian公主们一样是虚构的.
第一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器(左图).此后,经过长达20年的间隙,在1997年的七月四日,火星探路者号终于成功地登上火星(右图).
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3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55℃,-67华氏度),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华氏度)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华氏度)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除地球外,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种有趣地形的固态表面行星.其中不乏一些壮观的地形:
-奥林匹斯山脉:它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4千米(78000英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山脉.它的基座直径超过500千米,并由一座高达6千米(20000英尺)的悬崖环绕着(右图);
-Tharsis:火星表面的一个巨大凸起,有大约4000千米宽,10千米高;
-VallesMarineris:深2至7千米,长为4000千米的峡谷群(标题下图);
-HellasPlanitia:处于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径为2000千米的冲击环形山.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环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谷、山脊、小山及平原.
在火星的南半球,有着与月球上相似的曲型的环状高地(左图).相反的,它的北半球大多由新近形成的低平的平原组成.这些平原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南北边界上出现几千米的巨大高度变化.形成南北地势巨大差异以及边界地区高度剧变的原因还不得而知(有人推测这是由于火星外层物增加的一瞬间产生的巨大作用力所形成的).最近,一些科学家开始怀疑那些陡峭的高山是否在它原先的地方.这个疑点将由“火星全球勘测员”来解决.
火星的内部情况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况资料和有关的大量数据来推断的.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半径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包一层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外壳.相对于其他固态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较低,这表明,火星核中的铁(镁和硫化铁)可能含带较多的硫.
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跃的板块运动;没有迹象表明火星发生过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皱山系的地壳平移活动.由于没有横向的移动,在地壳下的巨热地带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再加之地面的轻微引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人们却未发现火山最近有过活动的迹象.虽然,火星可能曾发生过很多火山运动,可它看来从未有过任何板块运动.
火星上曾有过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右图),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许多地方曾受到侵蚀.在过去,火星表面存在过干净的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但是这些东西看来只存在很短的时间,而且据估计距今也有大约四十亿年了.(VallesMarneris不是由流水通过而形成的.它是由于外壳的伸展和撞击,伴随着Tharsis凸起而生成的).
在火星的早期,它与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碳的岩石.但由于缺少地球的板块运动,火星无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环到它的大气中,从而无法产生意义重大的温室效应.因此,即使把它拉到与地球距太阳同等距离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温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的那层薄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仅为大约7毫巴(比地球上的1%还小),但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盆地的最深处可高达9毫巴,而在OlympusMons的顶端却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尔整月席卷整颗行星的飓风和大风暴.火星那层薄薄的大气层虽然也能制造温室效应,但那些仅能提高其表面5K的温度,比我们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这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