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崔子筠的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读诗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2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2分)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4)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1回答
2020-05-12 16:2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晓毅

  (1)(6分)仁、礼、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2)(2分)原因: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2分)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2020-05-12 16:29:2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