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卢新宇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①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
卢新宇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①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就像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是我难以再回去的昨天”。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但我的先生和朋友都力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学弟学妹说点什么。
②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打酱油”;那时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们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④我知道,与我们那一代人相比,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惟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在学生时代就很敬重北大,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⑤20多年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⑥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手上。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⑦谢谢大家!
(卢新宇,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高级编辑,《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本文是她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___
A.第四段的“粉碎机”是指缺乏精英培养而塑造“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社会。
B.第四段所说的“社会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指的是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
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弟学妹们深深的忧虑,其中之一是担心现实生活会消磨人的激情与浪漫,使人怀疑一切。
D.文章面对现实,立意高远,既写忧虑,指出问题犀利尖锐,发人深省;又写展望,指出方向,令人激奋。
E.这篇演讲稿和《我有一个梦想》一样,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言辞恳切,语重心长,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密集使用呼告、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2)作者认为“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简要回答。
(3)作为一篇演讲词,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比较下列两句的表达效果。
①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②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