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拱形的力量怎样使拱形不变形-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苏春德的问题

  科学拱形的力量怎样使拱形不变形

  科学拱形的力量怎样使拱形不变形

1回答
2020-05-14 09:2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潘菊初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课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精心设计安排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项活动是搭一个瓜皮拱,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学目标:

  据此,我设置了一下几点教学目标:(出示课件)

  1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出示课件):我认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出示课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出示课件):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课件,小木块若干,西瓜皮块若干、抹布.

  二学情分析:(出示课件):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出示课件)

  (一):自主——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2020-05-14 09:26: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