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制度,即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费全部由国家承担,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制度,即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费全部由国家承担,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国家干部的制度。
材料二王乐是1991年的大学毕业生,他说“我毕业那个时代,就业似乎很简单,是要专业相对对口,然后就等着分配到家附近的单位,学生也有相对的选择权,可以在分配的时候填报自己的意愿。”
材料三2008年10月底举办的宁夏首场校园招聘会上,来自全国11所大中专圆心的3500多名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争抢”2558个岗位,而据统计,当天进行意向前天的只有1580人。
材料四记者日前在教育部门,高校,招聘会采访时发现,随着我国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面料严重的“挤出效应”,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寒冬”已成为全身会的共识。
(1)材料一、二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对于大学生就业实行怎样的政策?
(2)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可以采取哪些就业方式?(至少两点)
(4)面对材料四中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问题,如果你是当代的大学生,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你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