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样看待慈善事业-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郭会勇的问题

  作文怎样看待慈善事业

  作文怎样看待慈善事业

1回答
2020-05-15 00:2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全国

  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从未想过,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到来.

  这必然会是一则充满励志色彩的“佳话”,构成佳话的各种反差元素都有:比如高中学历、下岗工、蹬三轮、博士生、复旦大学、古文字学泰斗.不过,佳话的生命力不在于传诵,而在于透过它,窥见这个社会的镜像.从这个意义而言,三轮车夫获读博士,更像是一张丰富的社会试纸.

  首先,它检验了人心的接受度和开放度.放眼百年大学史,破格录取并不罕见,比如,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何其芳,被北大考察后破格录取,终成一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吴晗,在考试中数学是零分,仍被清华破格录取.但在当下,破格却是颇为敏感的事情,公众狐疑且诟责.作文

  其次,它检验了大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学破格仿佛是寻常事,除了学生被破格录取,老师也被破格任教,比如,梁漱溟没考取大学,不妨碍他当上北大哲学系教师,拍板者是校长蔡元培;沈从文更是连小学都没毕业,却执掌中国公学的教席,拍板者是校长胡适.“一无学位、二无论著”的陈寅恪名列清华“四大国学导师”,成为“教授中的教授”,也与清华破格有关.那个时代的大学之所以佳话频出,正在于大学比较具有独立性,具有自主权,不为权力所左右.或许可以说,一个不敢破格的大学不会是好大学.

  再次,它检验了招录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没有公平、公开、公正,佳话便可能是假话,是欺世盗名.作文

  最后,它检验了整个社会的“温度”和这个时代的“厚度”.有深入的研究并发表独立客观的观点,才是最神圣的.在这个逐利时代,还有多少人置名利如粪土?还有多少博士拒绝“鬻智干禄”?还有多少做学问的人在追求独立思考、观点客观?实际上,学人的浮躁、大学的功利化与整个社会的躁动息息相关、互为影响,如果一个学人汲汲于哗众取宠,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一些愿坐冷板凳的人,而是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注定是贫血的,也是缺钙的.

  “积微言细,自就鸿文”———从细微处积累,努力奋进,最终取得大成就,这是蔡伟的自勉.但我们不止把其当作一则佳话,而应该通过这个佳话,来检验人心、检验制度,检验时代体温,从而让类似的破格多一点,让陈旧的羁绊少一点;让大学的独立自主多一点,让暗箱操作少一点;让这个社会的沉潜多一点,躁动少一点.

2020-05-15 00:31: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