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句话翻-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康建辉的问题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句话翻译.】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句话翻译.

1回答
2020-05-14 18: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京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朱子语类》卷15)

  这反映的是典型的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每件事情每个事物都要仔细的追求.

  这里的穷,格都作穷究解.

  朱熹的格物说包含有一定程度的求知的因素,他所谓的格物的范围是无所不包的:“上而太极无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语类》卷15)由此观之,他所格的物,既指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指哲学上的最根本原理.

  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目格物致知

  发音géwùzhìzhī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总的来说就要对遇到的事情研究彻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020-05-14 18:40: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