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韩大海的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

  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钺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材料二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宣布一一-逐步改用国体文,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也全部采用白话文。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材料三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

  --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西汉太学教育的特点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白话文的首倡者及其代表作。指出推动教科书文体改革的根本因素及其客观作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是如何论述教育的力量的?其理由何在?举例说明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措施?

1回答
2020-05-16 20:0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潘启敬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由地方学…申送…太学”、“…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可以从太学生源、学业结束后的不同去向等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此等...

2020-05-16 20:11:2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